本頁面將介紹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、其運作方式,以及以工作為基礎的系統可能發生的某些複雜問題。在殼層指令碼之後,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是建構作業的下一個邏輯演進。
瞭解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
在以任務為基礎的建構系統中,工作的基本單位是工作。每個工作都是可執行任何類型邏輯的指令碼,且工作會將其他工作指定為必須先執行的依附元件。目前使用的大多數主要建構系統 (例如 Ant、Maven、Gradle、Grunt 和 Rake) 都是以工作為基礎。大多數現代化建構系統都要求工程師建立建構檔案,說明如何執行建構作業,而非使用殼層指令碼。
請參考 Ant 手冊中的範例:
<project name="MyProject" default="dist" basedir=".">
<description>
simple example build file
</description>
<!-- set global properties for this build -->
<property name="src" location="src"/>
<property name="build" location="build"/>
<property name="dist" location="dist"/>
<target name="init">
<!-- Create the time stamp -->
<tstamp/>
<!-- Create the build directory structure used by compile -->
<mkdir dir="${build}"/>
</target>
<target name="compile" depends="init"
description="compile the source">
<!-- Compile the Java code from ${src} into ${build} -->
<javac srcdir="${src}" destdir="${build}"/>
</target>
<target name="dist" depends="compile"
description="generate the distribution">
<!-- Create the distribution directory -->
<mkdir dir="${dist}/lib"/>
<!-- Put everything in ${build} into the MyProject-${DSTAMP}.jar file -->
<jar jarfile="${dist}/lib/MyProject-${DSTAMP}.jar" basedir="${build}"/>
</target>
<target name="clean"
description="clean up">
<!-- Delete the ${build} and ${dist} directory trees -->
<delete dir="${build}"/>
<delete dir="${dist}"/>
</target>
</project>
建構檔案是以 XML 編寫,並定義建構作業的簡單中繼資料,以及工作清單 (XML 中的 <target>
標記)。(Ant 使用「target」一詞代表「task」,而「task」一詞則是指「command」)。每項工作都會執行 Ant 定義的可能指令清單,包括建立和刪除目錄、執行 javac
和建立 JAR 檔案。使用者提供的外掛程式可以擴充這組指令,以涵蓋任何類型的邏輯。每項工作也可以透過 depends 屬性定義其依附的工作。這些依附元件會形成無環圖,如圖 1 所示。
圖 1. 顯示依附元件的非循環圖
使用者可透過提供工作給 Ant 指令列工具來執行建構作業。舉例來說,當使用者輸入 ant dist
時,Ant 會執行以下步驟:
- 載入目前目錄中名為
build.xml
的檔案,並剖析該檔案,建立圖 1 所示的圖表結構。 - 尋找指令列上提供的
dist
工作,並發現該工作依附於名為compile
的工作。 - 尋找名為
compile
的工作,並發現其具有名為init
的工作的依附元件。 - 尋找名為
init
的工作,並發現該工作沒有依附元件。 - 執行
init
工作中定義的指令。 - 由於所有任務的依附元件皆已執行,因此執行
compile
工作中定義的指令。 - 在已執行該工作所有依附元件的情況下,執行
dist
工作中定義的指令。
最後,Ant 執行 dist
工作時執行的程式碼,等同於下列 Shell 指令碼:
./createTimestamp.sh
mkdir build/
javac src/* -d build/
mkdir -p dist/lib/
jar cf dist/lib/MyProject-$(date --iso-8601).jar build/*
去除語法後,Buildfile 和 Build 指令碼其實沒有太大差異。但我們已經從中獲得許多收穫。可以在其他目錄中建立新的建構檔案,並將其連結在一起。我們可以輕鬆以任意複雜的方式,新增依賴現有工作的新工作。我們只需將單一工作名稱傳遞至 ant
指令列工具,即可決定需要執行的所有作業。
Ant 是一款舊軟體,最初於 2000 年發布。Maven 和 Gradle 等其他工具在 Ant 的過渡時期中做了改善,基本上就是新增了多項功能,例如自動管理外部依附元件,以及在沒有 XML 的情況下採用更簡潔的語法。不過,這些新系統的本質仍相同:讓工程師以原則性和模組化的方式編寫建構指令碼,做為工作,並提供工具來執行這些工作,以及管理其中的依附元件。
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的黑暗面
由於這些工具可讓工程師將任何指令碼定義為工作,因此功能非常強大,可讓您執行任何可想像的操作。但這項功能也有缺點,隨著建構指令碼變得越來越複雜,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可能會變得難以使用。這種系統的問題在於,實際上會讓工程師擁有過多權力,而系統的權力不足。由於系統不知道指令碼正在執行的作業,因此效能會降低,因為系統必須嚴格選擇如何排定及執行建構步驟。而且系統無法確認每個指令碼都能正常運作,因此指令碼往往會複雜增加,最終會成為需要偵錯的項目。
建構步驟並行處理的難度
現代化的開發工作站功能強大,可透過多個核心並行執行多個建構步驟。但是,以任務為基礎的系統通常無法平行執行任務執行作業,即使看起來應該能夠平行執行。假設工作 A 依附於工作 B 和 C。由於工作 B 和 C 彼此之間沒有依賴關係,是否可以同時執行,讓系統更快執行工作 A?或許他們沒有碰到相同的資源但也許不是:也許兩者都使用相同的檔案追蹤狀態,同時執行時就會發生衝突。系統通常無法得知這類問題,因此必須冒著發生這些衝突的風險 (導致發生很少見但很難偵錯的建構問題),或是限制整個建構作業在單一程序的單一執行緒上執行。這可能會浪費效能強大的開發人員機器,而且完全排除在多部機器上分發版本的可能性。
難以執行漸進式建構作業
良好的建構系統可讓工程師執行可靠的漸進式建構作業,即使小幅變更,也不需要從頭開始重新建構整個程式碼集。如果建構系統速度緩慢,且因為上述原因無法平行處理建構步驟,這一點就格外重要。但不幸的是,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在這方面也遇到困難。由於工作可執行任何操作,因此一般無法檢查工作是否已完成。許多工作只需取得一組來源檔案,並執行編譯器來建立一組二進位檔,因此如果基礎來源檔案未變更,就不需要重新執行。不過,如果沒有其他資訊,系統無法確定這項資訊。也許工作會下載可能已變更的檔案,或者每次執行時寫入的時間戳記可能不同。為確保正確性,系統通常必須在每次建構期間重新執行每項工作。部分建構系統會讓工程師指定需要重新執行工作任務的條件,藉此啟用增量建構作業。有時這可以避免,但這往往不容易。舉例來說,在允許其他檔案直接納入檔案的 C++ 等語言中,如果不解析輸入來源,就無法判斷必須監控變更的整組檔案。工程師通常會使用捷徑,而這些捷徑可能會導致罕見且令人困擾的問題,導致任務結果重複使用,即使不應重複使用也一樣。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,工程師會在每次版本前先養成清理的習慣,才能取得全新狀態,完全擊敗了一開始使用漸進式建構作業的目的。判斷何時需要重新執行工作,其實相當複雜,而且比起人類,機器更能勝任這項工作。
難以維護及偵錯指令碼
最後,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所附帶的建構指令碼通常很難使用。雖然建構指令碼通常不受嚴密審查,但它們與建構系統一樣是程式碼,因此很容易隱藏錯誤。以下是使用以工作為基礎的建構系統時,常見的錯誤範例:
- 工作 A 仰賴工作 B 產生特定檔案做為輸出。工作 B 的擁有者不知道其他工作會依賴該工作,因此將其變更為在不同位置產生輸出內容。只有在有人嘗試執行工作 A 並發現失敗時,才能偵測到這項問題。
- 工作 A 依賴工作 B,而工作 B 依賴工作 C,後者會產生特定檔案,做為工作 A 所需的輸出內容。工作 B 的擁有者判定這項工作不需要再依附工作 C,這將導致工作 A 失敗,即使工作 B 完全不在意工作 C!
- 新任務的開發人員不小心對執行任務的機器做出假設,例如工具的位置或特定環境變數的值。這項工作在他們的電腦上運作正常,但其他開發人員嘗試時卻失敗。
- 工作包含非確定性的元件,例如從網際網路下載檔案,或為建構作業新增時間戳記。如今,使用者每次執行建構作業時,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,這表示工程師不一定能重現並修正彼此的失敗情況,或自動化建構系統發生的失敗情況。
- 具有多個依附元件的任務可能會造成競爭狀況。如果工作 A 同時依賴工作 B 和工作 C,且工作 B 和 C 都修改相同的檔案,則工作 A 會根據先完成的工作 (B 或 C) 取得不同的結果。
在本文以工作為基礎的架構中,並沒有一般用途可以解決這些效能、正確性或可維護性問題。只要工程師可以編寫在建構期間執行的任意程式碼,系統就無法取得足夠的資訊,一律以快速正確的方式執行建構作業。為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需要將部分權力從工程師手中移除,並交還給系統,並重新定義系統的角色,不以執行工作,而是以產生構件為目標。
這種做法促成了 Blaze 和 Bazel 等以構件為基礎的建構系統。